3.瀟洒走一回
老師們參考縣鄉土教材編輯委員會所提供的編輯細目,列出編輯大綱,經過討論後,利用沒課的時間各自拜訪社區的村民蒐集資料。找對人是最重要的,跑野外大約要找五十歲上下,身體健康的熱心村民才比較適合。調查社區小地名是地理組重要的任務,鄭老師跟著符合以上條件的許順天委員走遍了竹灣每一個角落,在地圖上仔細標出位置,再詳細訪問村民該小地名相關的傳說或特色,終於畫出了竹灣小地名地圖的草圖,這是珍貴的自編地圖教材。經過多次的實地核對,再請村民校對,以電腦打字,塗上顏色,一張圖文配合的實用地圖就產生了。鄭老師以身作則,年紀最大,但是他感覺是在做一件他能力所及的有意義的事,所以給了同仁很大的鼓舞和良好的示範。有時我們會以為老老師是教改的阻力,其實每個人都有專長,尤其是鄉土教材的編輯,老老師往往是最佳的人選,在推動以鄉土教學為中心的學校本位課程中,只要組織動員得當,往往能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。本校能順利編輯完成「竹灣風情」鄉土教學參考資料,最重要的就是適才適所的人力運用及找對了社區人士的全力配合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