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營造簡史
1.民國87年十月教育部補助興建完成澎湖鄉土植物教材園乙座。
2.民國87年十月教育部補助編輯完成「澎湖植物快覽手冊」
。
3.民國88年三月教育局補助充實資料室設備,並正式成為澎湖縣鄉土植物教學資源中心。
4.民國88年六月環保局補助充實工具室及堆肥區。
5.民國88年六月省文化處補助興建完成遊戲區乙處。
6.民國89年六月澎湖縣政府補助興建完成盆栽昆蟲觀察區乙處。
7.民國90年六月交通部觀光局補助增印「澎湖植物快覽手冊」。
8.民國90年十二月教育局補助編印「澎湖兒童植物王國導覽手冊」。
9.民國90年十二月教育部補助編印「澎湖兒童植物王國解說手冊」。 |
二、美夢成真
1.邂逅花嶼
民國八十年我到花嶼國小任職校長,與教導黃國揚主任、工友董說女士遍查花嶼群芳,採集標本百種,到馬公國中向洪國雄老師請教。有緣走進澎湖野花野草的世界裡。 |
2.多情野花
野花依時序而欣欣向榮,熱情裝扮澎湖大地。天人菊金黃燦爛、龍舌蘭高聳雲天、仙人掌酸酸甜甜,槭葉牽牛開在山顛,馬鞍藤迎向海邊。澎湖野花忒煞情多。 |
3.園丁築夢
園藝的植物人人愛,多情的野花沒人睬。民國八十四年我調職竹灣後,一心想要造座「澎湖植物大觀園」,和同仁完成了一份百萬預算的澎湖植物教材園草案,自己笑稱是傻子的夢想。 |
4.喜從天降
馬公國小吳祖籠校長申請一筆五百萬元的教材園經費,但林立委炳坤向教育部爭取到的是一百萬元,馬公國小無法執行。林重澎主督熱心連繫,竟然讓竹灣國小意外獲得夢想中的經費。 |
三、築夢踏實
1.經費分配
我們所規畫的「澎湖鄉土植物教材園」雖然小,但卻想五臟具全,我們的經費不但要做硬體,我們還希望編一本教材園的植物實查手冊,讓大家都能叫得出教材園中野花的名字。 |
2.手冊編輯
八十七年十月,在洪師指導下,我們利用教育部補助的經費,將其經典之作「鹹水煙下的澎湖植物」改編成「澎湖植物快覽手冊」母子書。該手冊長20.5公分,寬10.5公分,共96頁,全書有彩圖301幅,介紹澎湖植物280種的中文名、科別、俗名、特徵、用途及發現地等,方便大家隨身攜帶實地認識澎湖植物之用。 |
3.園區設施
(1)八十七年十月由教育部補助的教材園由昇統土木包工業興建完工。長60公尺,寬6公尺,高2公尺,分成三部分:即栽植區、資料室、堆肥區兼工具室。植栽區為透光率80%的網室,種植157種澎湖鄉土植物,19支圓柱種各種爬藤植物,壁面柱子為花草唐詩步道。牆面為自助式導覽學習步道,由校友顏佳榮精心繪製,內容有植物六大器官、植物社會、攀緣植物、植物科別、植物演進圖、植物栽植常識等。每人的認養區內有花灑和解說牌。小朋友可以在照顧植物的過程中,經由眼前所見的植物與解說牌、解說圖很容易的和園區的植物交朋友。
(2)八十八年三月在教育局張局長光銘指導下充實資料室。並正式成為澎湖縣鄉土植物教學資源中心。資料室有群英會資料夾280個,為「澎湖植物快覽手冊」上的280種植物分別建檔,另外有小園丁、本縣各校教材園、植物教學小百科資料夾等,標本有葉子標本及種子標本。白板、桌椅供小班教學及活動用,網路、電腦、印表機可供蒐尋、列印相關資料用。
(3)八十八年六月在環保局謝局長瑞滿及台灣大學研究生陳彥全指導下,充實工具室及堆肥區。工具室有尖鋤頭、耙子、大小鋤頭、畚箕、篩子、手推車、廚餘桶等;堆肥區有廚餘堆肥、樹葉堆置區、備用海沙區、資源回收桶等。全體師生完成一輪迴廚餘有機堆肥教育實作。
(4)八十八年六月完成省文化處策畫的「校園我的家」的參與式活動。泰源土木包工業依師生的構想完成遊戲區。塑鋼窗改裝、中央通道改設使教材園較具穿透性與可親性。小朋友可以在城堡溜滑梯、遊戲船、遊戲水道間自由溜上溜下、跑上跑下、跳來跳去,大玩捉人遊戲;也可以玩玩抽水唧筒、噴水海豚的噴水遊戲;敲敲鐘樓的銅鐘;一起在比卡丘前談談心;試試太陽能和風能發電,看看風速計、風向計、溫度、溼度、氣壓等,以了解氣象;可以到教材園裡找找蟲子、蝴蝶、觀花、賞葉。這些遊戲設施都是和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太陽、風、水有密切關係的設施,希望小朋友在遊戲中盡情的發洩旺盛的精力、細心的觀察大自然的變化,像植物一樣自然的生長。
(5)八十九年六月在賴縣長峰偉補助經費及顏局長秉直的指導下,完成活動盆栽區,依「澎湖植物快覽手冊」上的順序栽植澎湖植物二百多種,同科別植物排放一起,可作為認識同科植物及依手冊順序快速認識植物之參考,也可作動態的多樣化展示。因其為密閉網室將來也可發展成昆蟲觀察區。
(6)其它周邊觀察區:
a.校園蔬菜種植區:依季節指導小朋友種植本地常見蔬菜。
b.校園水中生物觀察區:養殖金魚藻、水蘊藻、水龍、水燭、睡蓮、布袋蓮、針藺、三角藺、傘草、菱角、大萍、青萍、浮萍、槐葉萍、水金英、滿江紅、羊蹄、大肚魚、鯉魚、鯽魚、金魚、、青蛙、蟾蜍等。各校中年級自然科老師常帶小朋友來本校上水生植物單元的課。
c.校園馬齒牡丹步道:由校長夫人陳越桃女士負責。種植紅、黃、紫、橙、白五色馬齒牡丹,太陽一出,爭妍鬥艷,四季開花,又易於照顧。為本校校園增添了不少活潑彩色之美。
|
4.植栽規畫
「澎湖植物快覽手冊」上的280種植物要如何栽植到教材園內呢?這些植物一定要讓小朋友來認養、觀察才有意義,「澎湖植物大觀園」一定要轉化成「澎湖兒童植物王國」才見生機。經過討論,我們將教材園內的160格栽植區區分為18類,它們分別是十二生肖植物、縣樹縣花、固有植物、海濱植物、艷花植物、童玩植物、食果植物、蕨類植物、民俗植物、涼茶植物、藥用植物、保育植物、有毒植物、乳汁植物、多肉植物、有刺植物、有味植物及蜜源植物等。這種以兒童為本位的分類法,把觀察植物變簡單了。 |
5.植栽種植
有了分類栽植的構想後,由兒童一起來,從各本植物參考書中調查各類別的植物,有些重覆在各類出現的植物,則討論出最適合的類別來
,所種的植物以不重覆及較不常見的為原則。本社區有的植物由兒童來種植,本社區沒有的植物,則由洪國雄師開著車帶著我和內人越桃在澎湖本島走透透,到處去採集。有些則遠從花嶼、七美、虎井等地由眾多護花使者幫忙找尋,經過長期努力教材園的植物才陸續找齊。 |
6.植栽認養
根據學習風格與吸收率的關係研究,當解說員的吸收率是95%,所以我們希望本校的每位小朋友都能認養植物、練習當解說員。解說牌版面上有加注音的中文名、科別,以及不加注音的「第一人稱文字解說」約一百個字。解說文字儘量口語化、擬人化、趣味化。文字旁附有彩色植物圖片及負責解說者的照片。每星期一三五晨間安排有半小時的認養植物時間。另外我們也透過不同的活動讓小朋友建構自己的植物常識,例如書寫花草唐詩、為植物素描、畫植物迷宮、做葉子標本、蒐集種子標本;分組到社區調查社區各區位植物;一起去吃仙人掌冰、蘆薈冰、香茹冰來認識澎湖的特用植物;票選校樹、校花等。 |
7.網站設置:
首頁有「每週一花」;「教學資源」內有「澎湖植物快覽手冊」280種植物的圖文;「竹灣風情」自然篇內有十一單元的植物教學活動設計,希望能慢慢發展成具有澎湖特色、內容比較豐富的植物網站。網址為:http://203.68.253.130/~nature/nature/2-3/index.htm |
四、美夢分享
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!新竹雅歌小學、台北種籽學苑師生;教育部社教司周司長燦德、台南師院吳校長鐵雄及教授、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竺家寧所長及教授、台中科學博物館嚴博士新富、台灣大學郭教授城夢、南區七縣市的教育伙伴都先後蒞校指導。本縣各級長官、各位教育先進與各校的小朋友或來給本校加油打氣或來上課學習,本校由衷的感謝! |
五、海上樂園
澎湖的野花是值得大家憐惜的,我們努力蒐集移植澎湖的鄉土植物,使「澎湖縣鄉土植物教學資源中心」成為「澎湖植物的大觀園」;我們努力研究以兒童為本位的經營法與教學法,使「澎湖縣鄉土植物教學資源中心」成為「澎湖兒童的植物王國」,我們衷心的期盼來到這裡的大小朋友們,經由認識澎湖鄉土植物之名、欣賞鄉土植物之美、建立鄉土植物之情,因為結交澎湖鄉土植物,進而認識澎湖這顆海上的明珠、愛上澎湖這座海上的樂園。這是小小園丁大大的期盼。 |